路加福音的 8 章,我们上一次只讲了短短的三节,因为我们引用了很多其他的经文,尤其是关于抹大拉的玛利亚这一个很长的一段,关于她在耶稣遇难的时候,她所表现出来的对主的爱和信心,我们也稍微对比了一下她和路加七章最后的那个有罪的妇人,以及伯大尼的玛利亚。
那这几个例子都给我们极大的鼓励,所以我们稍微总结一下,第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因着主的恩典感动他们,触碰到他们的心了,他们真的明白神是个怎样的神,然后他们愿意把自己交托给主。第二是生命在前,服事在后,对吧?比方说在第八章的第三节,第二节在前,第三节在后,对吧?第二节在讲典,第三节在讲服侍,就生命在前,服侍在后。那我们总是看提到抹大拉的玛利亚,常常圣灵就会用这样的词,主曾从她身上赶出去七个鬼,就是提示我们他曾经多大的承受了神的恩典,而这恩典中最重要的就是赦罪的恩典。对,正是因为这些恩典带来了他们信心,也正是因为这些信心才给了他们盼望以及好的服事,他们才能把爱给出去。
这第三节我们用自己的财物来供给耶稣和门徒,所以当我们没有外在的行为的时候,当我们没有第三节显出来的这个生命的时候,一般是我们的前面第二节出了问题,所以我们总是要回到主的恩典里,说,主求你使我能够更深地扎根,能够更深地与您相交,就好比一棵树不结果子,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总不是对着树叶来使劲,我们总是要掘开土浇上粪,明年再看。所以这是圣经的原话,所以掘开土浇上粪,明年再看。是在讲一个道理,我们总是要对着根,然后要给根足够的营养,然后还要给足时间,对吧?你看今年这个树不结果子,你今天把土掘开,明天把粪浇上,后天是不是就能结果子呢?它还是不可以?它要等到明年,所以要有足够的耐心。
我们来看第八章,我们今天进到第八章,一个主体的比喻,这个比喻在马太和马可里都曾经讲到了,所以三个福音书提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比喻,就是叫撒种的比喻。我们先把这个比喻读一下,然后再做一些解释啊。
第八章的第四节,当许多人聚集,又有人从各城里出来见耶稣的时候,耶稣就用比喻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践踏,天上的飞鸟又来吃尽了。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来就枯干了,因为得不着滋润。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一同生长,把它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生长起来结实百倍。耶稣说了这些话就大声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我们先停在这,先解释一下这个撒种比喻的这个背景,是耶稣对着一群跟从他的人。
然后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耶稣开始讲道的时候,一般的场景都是没有人再上来要求他医治,对不对?然后又有许多人围着他,这时候他在做什么?他就开始讲到了我们反过来,有的时候,比方说还有也有很多人拥挤他,挤着他的时候,但是会有什么?会有一个血漏的妇人来摸他的衣裳穗子,这时候他就会停下来,他就对着那个要医治的人,他正讲着道,突然房顶被拆穿了,有个瘫子在他面前,这个时候他会停下来去医治那个瘫子。
所以我们注意到耶稣他不是我们想的那么教条的,对不对?我们人的教条会说呢。主正在讲道,等一会啊。不要打扰哈。对,你这么多人看着,你这不房顶拆穿了还不够吗啊?那等一会不行吗?不是的,对吧?耶稣会马上停下他这时候正在讲的,他去医治这个病人,对吧?所以我们的需要在主那里都是极其宝贵的。我的宝贵是指他,看来他会比我们要柔和得多,要良善得多。我们人是经常心很硬,所以在这里我们看见这时候什么边上没有又来一个手枯干的,或者又有瘫子、瘸子没有,大家又围着他。
这个时候他就开始讲道,那好比今天如果你进教会,然后有牧者在讲道,这时候突然有一个人有疾病,那该怎么办?该停下来送他去医院,对吧?不是说,不行,我得把 道讲完,这个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背景啊。那好,现在一群人要听了,耶稣的道讲什么呢?你会发现他每一次都又回到那最重要的问题上,也是救恩,就是跟他的关系,就是福音,所以四种土、四个撒种的比喻又回到了这个话题。所以我们是靠福音得救的,也是靠福音成圣的,就不停地回到耶稣的救恩上去,我们才可能真的跟他的关系不停地有进步了。然后这个时候因为围着他的人很多,所以他讲的这四种土就告诉我们,在今天这个世代天国已经来了。从耶稣的时候到现在,其实天国已经 2, 000 年了,那你会发现这个时候对天国的概念并不是完全没有不信的,恰恰相反,这是一个混杂的时候。什么意思呢?就是有许多真的重生得救的,也有更多其实是 失丧的,这四种土里四个撒种的比喻里只有最后一种是真的得救的,真的重生得救。
前面三种其实是有很大问题的,只不过他们的问题各自不同,但到最后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结果,就是果子结不出来。所以这棵植物种子撒下去是没有效果的。就是这个种子只用了一遍,只有最后一次,最后一种土在路加里没有讲到,在其他的两个福音书里讲到,有 30 倍的、60倍的、有100 倍的,它总是从一变成30、60、100,是这个种子又开始有生命延续下去了啊。所以在这我看见从第四节到第 8 节的部分,耶稣回到这个福音的时候,他又开始在讲天国的几种情形,那每一种情形代表不同的类型的人,那第一种叫做路旁的,有落在路旁的,我们注意看落在路旁的是什么呢?撒种落在路旁的是什么?是被人践踏天上的飞鸟又来吃尽了。
被人践踏代表这个种子人不珍惜,对吧?那我们做农活的都知道种子就是庄稼人的命,是吧?你要是没有种子,你第二年就基本你就得喝西北风了。所以不管今年收成怎么样,庄稼人一定是要留种的。留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对第二年收成非常关键的动作,所以被人践踏的意思就是他不珍惜。
第二,被飞鸟吃尽了,就说明飞鸟这在圣经里总是代表恶者,代表撒旦魔鬼,所以恶者总是不希望你来生命能成长,能够接受救恩,不希望你得救,不希望你成长,所以它会来,又把它吃尽了。那这两个是有逻辑联系的,正是因为你不珍惜,正是因为你不看重,才会给飞鸟机会来吃啊。
这个是路旁的,当然了它的土也非常硬啊。它会有个特点,这个土路旁的土会非常硬。我们稍微做一点解释,做个铺垫,我们等到 11 ~ 15 节的时候就可以回过来看这几种土到底什么意思。
我们再来看第二种土,就是第六节落在磐石上的,一出来就枯干了,因为得不着滋润。在马太和马可里,这种土被描述成叫土浅石头地。我们稍微看一下,每个福音书的细节不太一样,但每个细节都很宝贵。马可是我们看马可第四章的第五节。马可福音四章五节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所以这个描述和路加福音的八章的第六节稍有一些不同,六节说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来就枯干了,因为得不着滋润啊。那在马可里描述的是一开始它发苗的状态,在路加里描述的是发苗之后枯干得不着滋润,就太阳出来之后得不着滋润的这个状态啊。在马可的这个状态是在第六节讲的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所以在马可的第五节的四章的五节里,他描述这块地叫土浅石头地,那土浅石头地的特点就是首先它有土,对吧?我们要记得这几个特点,等会要解释这个比喻的意思的时候,这些特点全用得上。土浅就意味着它有土,但是土很浅。第二他土底下是石头。大家有一个画面出来,上面有一层土,但是底下是石头,有石头就意味着你要往下扎根,是会碰到难题的。然后有土就意味着这点土也可以让种子发芽,所以在马可的四章的五节里讲到发苗最快,大家注意这个词,大家可以把它划下来,发苗最快的意思最快是跟谁比,跟其它土比。对不对?甚至跟第三节也可以比,第一节干脆就没有发苗就被叼走了,剩下 3 个都发了。
但是谁最快呢?第二种最快。那最快代表什么呢?最快代表你最先看见它,种子落在地里埋起来,你看得见吗?你看不见了,然后你最先看见,你就认为它是最容易长大的,对不对?比方说你撒了一批种子下去,那个最先发出来的你一定很喜欢,对吧?因为很高兴嘛,所以发苗最快不等于生命最好。
大家能理解这个道理,等会我们再回过头再来讲这个比喻意思的时候,我们会跟那个深深地挖地,要挖到那个地基,挖到磐石要做个对比,所以发苗最快,最快不一定最好,但同时日头一出来,注意这个日头,等会在解释的时候,这日头会有作用的。日头出来一晒,没有根就枯干了,因为它晒了,然后没有滋润,它根扎得不牢,最后就枯干了。
那我们再回到路加的第八章的第七节,第三种土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一同生长,把它挤住了啊。那注意在这里有几个词很重要。第一个词叫荆棘,荆棘意味着它也是有种子的,但问题是这个种子它从来都不是结果的,没有一个荆棘是结果子的。所以荆棘它有生命,但是这个生命没有用。我们在 地上。什么样的例子是这样的?不信的人就是这样的,有没有生命?有的。它活着吗?活着有用吗?没有用。为什么?因为就去不该去的地方,是吧?所以荆棘它是活的,但是它没有价值。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挤,第七节的我们还在路加的第八章第七节把他挤住了。挤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竞争,就是抢,它会抢营养的,就是你同样,你把两样东西种在一起的时候,比如说你一个很小的花盆,你种了三束花在里面,然后你就会发现一定有一个会要压过另一个,或者有两个压过另一个,就是他要抢的,总有一个抢不过对方,最后就枯干了。我们种过花,就是做过园艺的就都知道,所以这就原因就在它把它挤住了的意思,就是有一个会要吸走另一个本来应该有的营养。
那第八节是第四种土,又落在好土里的,生长起来结实百倍啊。耶稣说了这些话就大声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第八节的前半段,在讲第四种土好土,最后它是生长起来,然后结实百倍。这里的关键词一个是好土,一个是结实百倍。所以好土意味着我的心是愿意领受的,愿意把这个道接进来,把愿意把种子接进来啊。我们的心就是这个土,同时这个种子最后会带来结果,这个果实结实就是 100 倍。
那这个四种比喻讲完之后,四种土讲完之后,在第八节的后半段,耶稣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叫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注意耶稣在这里说完之后他是怎么说的?大声说话。那耶稣前面的话,假设是一个分贝音量的话,最后一句的音量他提高了。老师讲课的时候,他前面一直讲完的东西,最后他要声音放大了再讲一句,你觉得那句你应该怎么样?应该仔细听嘛?诶,这就有意思了,仔细听的一句话叫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解释一下这句话,因为我们是顺着解下去,我们先把这句话解了,然后这四种土我们最后在 11 到 15 节的解的时候,我们再来解释。有耳可听的是,就应当听在代表耶稣告诉我们所有这些话,我们总是要把它认真对待,要去思考,要去接在心里,要去做一个选择。他这里讲到了几个很重要的事实,第一就是耶稣他不勉强你。我换个场景大家就能明白我讲的什么意思。假设我是这个老师,我底下一群小孩子是学生,然后我讲完了这堂课,物理讲完了,我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我是在讲什么呢?你们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道理要接在心里,还可以大声地说,你们小心一点期末考试哦。可不可以这么说?完全可以的哈。
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呢?后面那句你听见的会是什么?这是惧怕,对不对?你会不会去做?你会去做,但你做的心是什么心呢?惧怕的心。你怕什么?你怕最后被我收拾了,你怕最后被我开除了,你怕挨打?
耶稣为什么不这么说呢?那我问大家,耶稣有没有权利?有没有能力打我们?完全有,是吧?我们本来就是罪人,神击打我们本来就是应当的,这就是他的公义,他为什么这里还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没必要的嘛。我打引号的,没必要。他为什么不会直接用严厉的话语警告你,刑罚你,为什么要让你选?如果我们不是从里面愿意的,神的道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我如果是被迫的,神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我造成一个机器人,还要给我自由意志做什么?神为什么今天给人在地上几十年,等一个人盼望他还有机会能回头,所以这一节和第九节到第十节我们会讲两个非常极端的情形,第九节到第十节就在讲,反复听到最后心里全硬了,他就再没机会了。然后第八节的后半段就在讲,当你还有机会的时候,你总是要听。这是第一层的意思,就神他永远不拿走你的选择权,他总是柔和、鼓励、谦卑地引导你、安慰你,盼望你能够接受。
那第二,这里还讲到一个道理,就是人对这个话有责任,神讲完话以后人是有责任的。这个责任在哪呢?大家注意了吗?这里耶稣没有讲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他没有。换一句话说,他完全可以把第八章的第三节拿来说,最后就大声地说,你们要拿财务供应我。可不可以?这是不是你的责任?貌似也是的嘛,奉献不是一个基督徒的责任?难道奉献可以是哪一个基督徒可以不做的吗?那八章的第三节用自己的财物供应主的事工,难道不是一个基督徒应该做的?那第八章的第八节,如果耶稣讲完前面那几句话之后说,就大声地说,你们必须拿财物来供应我,可不可以的?耶稣为什么不说?因为人的责任是在土里,果子的责任是一个结果。你土里的选择没有果子就没有。你讲再多对果子讲没有意义。你在土里先做个选择,讲的就这个意思,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外面自然就会有耶稣,从来就不担心他的律会失效。但是神也从来不勉强一个人去接受他的道,所以人的责任在哪呢?就是神这个话讲完了,你信吗?你要吗?你愿不愿意领受到心里?你看神不勉强你,神不打你,神就是很鼓励你,他就说你为什么那么傻,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要呢?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而且声音大了,然后告诉你,你要做个选择,因为你不选就等于选择不要,他讲这句话就是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说这不是一个option,这不是一个选可选项,这是个必选项,你总是要做个选择的,不能等,不能拖的。
然后我们再会看见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这句话。第三层的意思就是你是要去寻求的。寻求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你乍一听这句话好像有点矛盾嘛?我怎么没有耳呢?我问大家,如果在座的当时全是聋子耶稣,讲这个话有意义吗?没有意义。他们有没有耳?他们真的有耳的,但问题是他们有的很多人又没有耳,所以这个耳到底是什么?是指灵里的耳朵,每一个肉体的耳朵全部有的,但不是每一个人灵的耳朵都有的,那谁才会去有这灵里的耳朵呢?这就是第三层的意思,你得去寻求它嘛,这就是耶稣用比喻的意思,这里自然也就引出了第9节和第 10 节的意思。
你说我如果就觉得今天我反正做工做累了,听说有一个木匠的儿子还挺讲道讲挺好的,去听一听吧。还有事没事听一下,就当休息了,放个假。听完了,然后怎么办?然后回去干活,我田里活还那么多,这不是个寻求的心,这不是,你会这么去看医生吗?你去看医生的时候,你会跟他讲什么?我的病有ABCD,我有一样我担心都快死了,你会说医生我就来跟你聊聊。你看着办吧,我今天反正放假,看一下你。我听说你看病看得好,还挺不错的,你会这样去找医生吗?那为什么我们会带着这样的心来找耶稣呢?那为什么耶稣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就是你得自己做个决定,我是真的想要寻求他。所以在这里你不会有任何的惧怕,你总是被主用爱鼓励去做一件事。就是我安静下来寻求他,然后在我的心里做一个决定,我愿不愿意相信接受他的话。当我还迷糊的时候,当我还困惑的时候,我就继续寻求,我就继续跟他求。所以生命的成长就是这么来的,就是你在里面,神会一直的跟你说话的呀。你读经的时候他在跟你说话,你祷告的时候他在跟你说话,你的环境也在跟你说话,环境就是圣灵给你安排的,人哪里可以做得到神天天在跟你说话。问题是我如果不寻求,我可能就你看着办吧。医生你反正能治就治,其实我也无所谓我好不好,他这个医生怎么办?所以我们再看第八章的第九节和第十节,这就讲到了另外一种极端的很糟糕的情形,门徒问耶稣说这比喻是什么意思呢?他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至于别人就用比喻叫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
这个话很可能会绊倒一些人,一些人会认为,神你为什么不让人知道?你不是爱吗?不是要救人吗?怎么还让人这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呢?那我们先看一下第八章的第九节,门徒问耶稣说这比喻是什么意思呢?答案就在这里,你得问耶稣,问就代表你在寻求嘛。我问大家,我刚才举这个例子,我自己都跑去跟医生我去聊天的,你觉得医生怎么救我呢?医生就算把药开给我,我可能拿回去就扔在角落里。为什么?因为我惦记我的生意,我赶紧去做呢?我不记得我要吃药,谁要吃药?你需要吃药?我不需要的。医生再好也救不了一个不吃药的病人,不是吗?在这里神再有能力也救不了一个不需要救恩的病人,不是吗?一个道理,谁才需要,你去找医生说,医生为什么我会发烧到 39 度啊?你问他,阿门!这个到底什么意思啊?在这里门徒问耶稣这比喻到底在说什么?现在就能解释第 10 节了,耶稣为什么要用比喻?比喻是一个小小的障碍,但是这个障碍却使得人的心,你是不是真的想要寻求能够充分地显明出来?在圣经里我们能总结出很多的神学道理啊。那今天如果有人去上神学院,很多时候会把圣经的很多真理总结成一个逻辑强大的体系,比方说神论、基督论、圣灵论,对吧?救恩论、罪论、人论、末世论,这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从今天的神学院的体系里出来的。
我问大家这些对吗?全都对。那神为什么写圣经不这么写呢?你想过这个问题没有?今天你都知道因信称义的真理,这都是从圣经里总结出来,那神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它用这样神学的话讲出来,为什么?你要去寻求它嘛?你要去读嘛?right。所以是不能代替的,我们不能够用一个神学的教导来代替圣经。这两个不是一回事。不是说今天我把就我刚才讲的那一大通论摆在你面前,你就看懂了就能接受了。你得回去自己读经,然后读的过程中你就会经常会有一个问题出来,主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这个有罪的夫人会这么爱你呢?为什么这个抹大拉的玛利亚她怎么就一直愿意跟着你呢?你有很多为什么就问他了,然后你注意到你跟他的关系就近了。我问大家,你们在座的很多做父母的,你跟你孩子什么时候关系会近呢?就你发现他经常要找你问为什么的时候,他想要跟你来聊的时候?什么时候关系远,就他什么事他都自己定了,他觉得我就够了,你就把钱给我就好了,别的就算了啊。
我们跟神是不是有可能这种关系?有的,是吧?就主就是你让我银行账户够了就行了,剩下你不要烦我,我自己行的,是不是?我们就然后你觉得主会怎么样?主很伤心呐,他跟我们就是个关系?就像你儿子就跟你说你给够我钱,你其他就算了。你说我跟你关系就这样吗?是希望跟你多聊一聊,系关系的意思是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嘛,这叫关系嘛。那我看见一句,我说一句,主回答我,我说主,太好了,我再说一句,我还有不懂的,就关系近了,你会看见关系好的两个人在一起,他有说不完的话,是不是?你怎么判断一个?你怎么判断两个人关系好?就坐在一起还一直说话就关系好了?你怎么判断关系不好?就算他这个在车上坐在一块他也不说话,你知道关系不好。我们跟主怎么叫关系好?你跟他有说不完的话吗?那你怎么会有说不完的话?就是主这些比喻你看不懂诶?所以八章的四节到第八节和八章的十一节到第十五节,其实就是主给比喻,主给回答,就相当于主先给圣经,圣灵再给回答,一样的,今天还是会有的。你怎么读懂圣经啊?因为圣灵会在你里面同样的把 11 节到第 15 节的话再告诉你。
就他说,别人他就用比喻,你们呢?你们问我就告诉你,那别人用比喻最后一句为什么叫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呢?神如果是爱,他为什么像想让你看也看不见?我想问大家,就是当你每一次都是带着个心,就是我是去跟医生聊天的,其实我不需要看病,你们都需要。我聊多了会有个什么问题呢?我觉得我就是医生,是不是?然后我就永远都不知道我是病人,对不对?这就叫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了。我主的话我每次都听,但是我每次都不做选择。我每次都不是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我总是没有灵里的耳朵。然后很多次以后就会发生一个后果,我的灵里的耳朵就永远的聋了,灵里的眼睛就永远的瞎了。所以这是一个后果,用了比喻之后,人如果他没有寻求的心,它就总是看不见了,他看见的全是表面的那层意思。今天这本圣经表面你读一下,会读出很多打引号的、矛盾的地方,会读出很多你不能接受,你上来就可以定他罪的地方,你会读出很多。
我几乎碰见每一个读过亚伯拉罕很献以撒故事的人,怎么能让爸爸杀儿子呢?他马上站在一个上帝的角色来论断上帝对不对?这个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是谁是上帝啊?说话的人是上帝。 写圣经的那个不是上帝。大家注意了,亚伯拉罕献以撒22 章里有多少的比喻,但读过的都知道。有多少的比喻,今天圣灵全都告诉我们了,对不对?谁是亚伯拉罕,神嘛!谁是以撒,耶稣嘛!谁最后死了,是以撒还是耶稣?是耶稣吗么!你能把神的爱 读成神的刚硬,神没有怜悯,那也是没谁了。是不是?这就说明你看见的就是表面那层意思,里面那层意思 11 节到 15 节,这个看不出来,所以从八章的四节到第 15 节,主就用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这是主自己解经,解给我们听。
今天后面那一半,就是 11 节到 15 节这一半全是圣灵在做,否则你今天去读 22 章创世纪,读完以后立刻就会定上帝的罪,这就瞎了吗?对不对?这就聋了,就这个意思,讲的就是八章第十节的意思,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看见了吗?看见了,这本圣经,这个创世纪 22 章亚伯拉罕献以撒清清楚楚摆在那,很多人其实出不了埃及的就读圣经,就读的创世纪哈。所以这就意味着创世纪 22 章他一定是读得到,很多人觉得我读过圣经,潜台词就是我只读过创世纪,有埃及就出不去了。所以大部人都知道这个故事的,但是为什么绝大部分人读完之后还是不明白呢?因为比喻你要寻求嘛。在最后我们再借着这一节讲最重要的一个点,寻求的人和不寻求的人,他们的差别在哪?谦卑!!!谦卑有多重要?神的谦卑有多重要?神为什么要设这个小小的障碍在这?换句话说,神可不可以另外一种写法写亚伯拉罕献以撒创世纪 22 章。怎么写?预表的意思写清楚,对吧?就是最终,神,永生神会把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献在祭坛上,他是那个祭物为我们的罪。这么写可不可以?也可以的,为什么不这么写?因为这个小小的障碍,谁最后才能跨过去?谦卑的人,就是我一上来不是立刻带着论断的心来看待这段话的。我谦卑,我说一定是我不懂嘛,神是爱,神怎么可能会让我们去把自己的亲生儿子献上呢?一定是我没搞明白,不是谦卑了吗?然后你会怎么样?然后你说主啊,你告诉我好不好?这段话到底想说什么?你为什么要让亚伯拉罕献以撒?你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你觉得神会不告诉你吗?你觉得我们刚才讲的这个道理难道不是圣灵讲的吗?在这些过程里不单单会有这一段圣经满了,全是这样的。
整个旧约就是图画式的方式,整个新约就是逻辑话语式的方式,全是在讲一个道理,但这些道理全都是有两层的,有表面一层和里面一层的。那当中差就差在这个谦卑上。所以读经怎么能读出东西来呢?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方式也很简单。你说主,我是愚昧的,但我相信你的良善,你的爱。求你教导我,这些解开给我听。我是眼瞎的,我是耳聋的,求你开我的眼,开我的耳,你不要让我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你这么求主,你觉得主会拒绝吗?所以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是人骄傲的结果,然后最后这样的结果会带来什么呢?就会带来失丧。所以相信和拒绝,其实是人不断地在神的话语里,不断地做选择之后会自然带来的结果。神话语不停地给出来,就像这里四种土地给出来,然后呢你听了,然后你谦卑了就有福了,像门徒一样。我骄傲了,今天听完了,讲了一通比喻,不知道啥意思,算了,回去吧,错过了。你听得多了你就会得出个结论。神。就那么回事。是不是?我一直跟医生谈,医生就那么回事,我天天跟他谈。神就那么回事,就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了啊。
我们来看八章的第十一节到第十五节,这是我们重点。今天我们最后把这个比喻解完啊。十一节说这比喻乃是这样,种子就是神的道,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随后魔鬼来了,从他们心里把道夺去,恐怕他们信了得救。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听到欢喜领受,但心中没有根。不过暂时相信,即至遇见试练就退后了,那落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被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挤住了,便结不出成熟的籽粒来,那落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这是神自己解经,这个解经肯定是最标准答案。我们今天有很多解经,大家老吵来吵去,对吧?我们巴不得神把最后每一段的解经都有个标准答案给我们。但是在这里我们用这个标准答案可以学习几个内容。
先看原意,第一个就是第一种土,神说这比喻乃是这样,种子就是神的道,所以既然种子是神的道,撒种的就是谁,撒种就是神自己,他把这个道像种子一样撒在哪了呢?就撒在人心里,那不同的土就是不同的人的心,这样的一个结构神一开始就给出来了,在第 12 节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随后魔鬼来了,把他们从他们心里把道夺去,恐怕他们信了得救。
所以这一种的土,在讲人听完以后,因为第五节的被人践踏,你不在乎,你不珍惜,同时路旁的土是所有的土最硬的,就是他连表层的前途都没有。种子落在浅土里,它还有可能发芽,落在路旁它直接就在路表面,所以有一种的心是什么呢?一点都没进去,心硬到一个地步,直接就在表面。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比如传福音给一些朋友,我们还用亚伯拉罕献以撒的例子。读到这个故事,他立刻做一个决定。神让人献自己的儿子,这肯定是恶的,所以我不能要了,他就走了。这就是路旁的地,就它的硬到一定程度,它这个种子只接触到了它的表面,它就已经拒绝了。所以 4 种土全都听见了,有的人听亚伯拉罕献以撒能得救的,所有神的话都可以让人得救。但是也有什么我听见了,碰到表面我就拒绝,当你一拒绝以后,你会发现一个一个事情会发生,魔鬼会来把这个拿走,拿走的意思就是以后就告诉别人圣经我是懂的,我不用再听了,我读过的。那有没有孩子可能读一些名著?比如说这个悲惨世界,他可能读了 3 章,然后老师问他,你读过悲惨世界吗?我读过,他其实就读了 3 章。有没有这样的呢?经常有的,然后有人你问别人,你读过圣经吗?读过,读了哪?没出过埃及,也算读过的嘛。你看过医生吗?看过去,怎么看的?天天跟他聊天,聊了俩礼拜。
这个全都是让你表面落在上面,然后很快任何的道再来就被拿走。他永远不可能再进来了,因为你的骄傲使得所有的道很容易就被叼走。这是第一种土。
第二种土,这个是有意思了,那第 13 节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听到。欢喜领受,但心中没有根,不过暂时相信及至遇见试炼就退后了。这个磐石上是在马可福音里,就叫土浅石头地,那土浅石头地你会发现它要长大是需要有一些动作要做的。第一你进到土浅地的时候,你有两个选择,或者立刻发苗长出来,或者努力向下把磐石打碎,对不对?有个经历一个破碎的过程,你就能扎根扎下去了,对吧?还知道有些植物的种子发苗起来是很厉害的,比像竹子它能向上顶,把那个水泥地都给顶穿的。为什么?因为它里面的力量很大,它可以做得到的,但问题是这个过程很慢的,所以选择他要做什么?他向上还是向下?向上别人马上能看见,向下,别人以为他死了。向下在破碎,向下很痛苦诶。向下没有荣耀诶,向下没有称赞诶,向下只有眼泪诶。但向下是活路。向上别人夸奖你,向上马上能发苗啊。向上别人会夸奖你,但向上是死路。
所以土浅石头地的这些人,就是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更多的场景,就当我们接受基督的时候,在教会里更多。而且第一种土其实你见不太见得到,他们很快就走了。第二、第三种、第四种土在教会是比较多的。就是在第二种土的情况下,我们是常会碰见这个情形的,就我们会以为神的道好像就是这样,我觉得很好啊,我听了我也信了,我就可以活出来了,我就可以为主做一些什么啊?然后逼迫就会来了, 逼迫 来的时候你就发现原来这么难啊,那么苦啊,就算了。
我们常常会以为自己里面的生命或者说那个土好过实际的情形,以至于我们会略过一个扎根的过程。大家记不记得最后在耶稣登山宝训讲到最后,耶稣讲的那个例子就是房子建在沙土上,还是把房子建在磐石上?我们来看一下这段在路加福音的第六章的最后的 48 节 ,47 节说凡到我这里来,听见我的话就去。行的,我要告诉你们他像什么人?他像一个人盖房子,注意深深地挖地。我们上次解这节的时候就已经强调过这节这句话了,叫深深的挖地,把根基安在磐石上,发大水的时候水冲那房子总不动摇,因根基在磐石上, 49 节 不去行的,就像一个人土地上盖房子,没有根基。在马太福音里描述这个情形叫把房子盖在沙土上。我问大家什么房子盖得快呀?盖在沙土上盖得快,和发苗最快,道理是不是一样的?一模一样的。什么盖得慢呢?挖地基盖得慢嘛?别人房子都盖起来了,看你还在挖沟,你很着急的。你着急在哪呢?可能你挖到一个人深,人都看不见你了,你还没挖到磐石怎么办?还是不能把你的根基搭在磐石上。这时候你会不会改主意呢?假设有个人是好土,他深深地把这个根扎下去,他就到最后他开始发苗长大了。然后你的根还在打那个磐石怎么也进不去,你还在被破碎,你发现别人已经发苗了,你着不着急呢?我告诉大家一个有意思的生物现象,可以自己做点研究啊。
大家知道树的根和在树的外面看得见的这个叶子和树干的比例基本上都是 1: 1,是里面的和外面的是一样的,一样大,但是前提是什么呢?是这个土是好土。大家知道在不好的土,比方说干旱的这个比例是多少吗? 3: 1 甚至 5: 1,就是里面的比外面的要大 3 倍到 5 倍,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要大三倍到五倍。就是你越是底下都是一些破石头、碎石头,你越是得要往下扎,树都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因为你好土才营养丰富,就是因为你土不好,所以我往底下找到好土,我才能让我活下去,这个能急得来的吗?我们今天一看,马利亚跟他们全是用钱才供应住我呢,就着急哈,最后我也哈的,我就变卖家产,我也跟着他,最后我就成了那个撒菲拉,都成了使徒行传那最后卖完还藏了一点,亚拿尼亚撒非拉他,他也干这事的,他也把钱财变卖了,他也把要钱给到门徒,放在门徒脚前的,他就是悄悄留了一点点而已,怎么就彼得就一祷告就死了呢?很多人被这个绊倒。但你多问几个为什么你就能明白?他们不是这时候死,也是未来死,反正是要死的。因为它就碰到磐石了,他着急跟别人一样,他也要发芽,赶紧发苗,发出来以后就自己留了一点,那逼迫来临的时候早晚也是要跌的。所以我们回到路加福音的八章到第八章的 13 节,那些在磐石上就是人听到欢喜领受,注意在八章的 13 节的这里,欢喜领受前面没有副词啊。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里,欢喜领售前面是有一个当下和立刻,或者说当下欢喜领受,或者立刻欢喜领受,想一想为什么?为什么这个词我要我们好好去想一想,这个词放在圣经里。我们接受一样东西。你说我就觉得对,肯定我立刻欢喜就接进来了,这个容易被绊倒,还是你琢磨了,你吃了很多苦,你想了很久容易被绊倒?所以我想鼓励大家,这个你们会很受鼓励的,主给了我们在这地上几十年,大家不要着急日子还有不要急,不要急,深深地扎根。
第三我们再来看第三种土,这第二种土的那个试炼就是太阳,就是逼迫,日头出来就是逼迫来了,就是试炼。在马路加福音的八章里,这里讲到的是试炼,在另外两个福音书里讲到的就是逼迫,总之就是你碰到了难处了,碰到眼泪了。然后第三种土是我们常会碰到的第二种情形。第二种情形是什么呢?就是有东西来跟你争。这就是荆棘了。荆棘起到的作用就是它用另外一样很需要养分的,把你本来应该有的养分全部夺走了。在我们今天用在我们身上,就是我们本来可以花在主身上的时间,我说花在主身上的时间是指我可以听他的道,我可以去默想他的话被其他的时间给占据了,或者说被其他的思虑给占据了。在这里圣灵用了三个叫今生的思虑、钱财和宴乐。这三个在马可福音里也是,我们看一下马可的四章的第18节、 19 节。马可福音四章的 19 节。这里讲到叫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和别样的私欲,所以这里我们好好解释一下,这个对我们的影响真的很大。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敌人就是世上的思虑,是什么呢?英文叫care,就是我们知道我们每一天的日用的饮食,你肯定是要去想的嘛。你吃什么?你住哪里?然后你明天吃什么?你明天住哪里?你十年以后吃什么?你十年以后住哪里?你天天都会想的,虽然主不希望我们这样。我们知道在雅歌书里告诉我明天如何,我们尚且不知道。生命就像天边的云彩出现,稍时就不见了,但是我们控制不了自己。你总是会想的,你会想到一个程度,晚上睡不着觉的,这就叫世上的思虑。这个思虑会引申很多的问题。你为了这些,那你就要去想我的工作,想很多因着这个而来的计划。然后你会发现你把时间交给这些的思考,你就不能把时间交给神的话的思考,对不对?神的话既然是比喻,你就要思考了才能问问题,他才能答你,这都需要时间的,我再用你的孩子做比喻,假设你就想跟孩子关系好,然后你就盼望的他问你问题,你回答他,你这个一直有说不完的话坐在一起,但你发现他坐在那很用功的做功课。从回家晚上 6 点一直坐到 11 点,你说今天又聊不成了,明天晚上 6 点回来又坐到 11 点,又聊不成了,你们的关系是会好还是不好呢?但问题是他貌似在做一件大家都觉得没错的事,做功课对不对?
世上的思虑还不够,还有就钱财的迷惑这个词在同样的圣经的其他地方出现过很多次,就翻译成迷惑。可能更准确是欺骗。英文叫deceitful。就是就骗你的,所以迷惑也能讲通,就是个意思,就他迷惑你的方式就是让你有错觉。什么错觉呢?就是你的保障可以靠钱,如果说世上的思虑是说你的供应是可以靠思虑得来,钱财的迷惑就是你的倚靠是靠钱财得来。然后别样的私欲是你的满足,是从私欲得来的供应依靠。满足就是我们每天所想的,那供应从哪来的,思虑我们的依靠哪来钱欸?有钱了我就不怕了。但问题是圣经的描述是迷惑的意思。就这个是假的,他给不了,你真的给不了,我们都知道这个钱在关键的时候起不了作用。什么关键的时候你找医生的时候起不了作用,因为医生两手一摊的时候就没辙了,多少人说医生你要救他多少钱都可以,对不对?这种你看电视剧经常看见,医生你一定要救救我的亲人,多少钱都可以。医生说多少钱我也救不了。依靠钱财是一个迷惑,是一个错觉,圣经想告诉我们,圣经并不是要来定我们的罪,它只是知道我们很可怜,经常会有错觉。
那第三个宴乐,在马太、马可、路加福音里讲的是宴乐在这里就是叫别样的私欲,宴乐给你带来什么?给你带来满足嘛。就你的高兴,就当你好,你又没有思虑了,又假设你每天的供应也很多,而且前台的倚靠也很足,这时候你就觉得很无聊,是吧?就无聊你就想干啥呢?去唱歌,去喝酒,去吃饭,大家觉不觉得这就是在描述一个地上的人常有的状态,他一开始先想到吃什么穿什么,当这个有保障了,就是我要先存多一点,当也有保障了。太无聊了,咱去玩,是不是?没有夸张,对不对?就是这样,所以神在这把这三样讲得清清楚楚,然后你会发现你有这三样,你每一样都会把时间占掉。
我来岔开话题讲一个对的方式,神希望我们像什么呢?神希望我们像羊、像牛,为什么圣经把牛、羊把我们比作羊,而且把牛羊当作圣洁,不是当作洁净的。牛羊有个什么特点?羊是反刍的,意思就是它会把吃进去的东西再吐出来嚼的。那你会知道当他反刍的时候,他做不了三件事,第一,世上的思虑,第二钱财的迷惑。第三别样的私欲,他都做不了了,我们要不停地把神的话拿出来反刍的。今天大家可能在这里读到这些话,就好比牛羊吃进去的第一遍,放在的第一个胃里。然后如果你回家,你安静下来,又把这个话吐出来,再嚼一嚼,这就第二遍了。然后明天早晨你又安静下来,又出来再嚼一嚼,这就第三遍了。最后你吃进去的是草,吐出来的就是奶啦,牛羊就是这样的,是不是?神为什么要我们像他们一样?因为我们也要把神的话吃进来,不停地想的,不停地嚼的呀。生命的成长靠什么?就靠这个你,我问大家,一个牛最后很强壮,它靠什么?靠不停地反刍,它使劲吃了,坐那反刍,可不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带领这只牛?就是什么呢?用现代的健身方式,老拉着它去锻炼,可不可以呢?它长不长的大?你把它的时间填满一点,你让一只羊,充实一点,别老坐那,就会一趴下来就嘴巴就动。
你看那个牛和羊一趴下来嘴巴就在动,在农村待过的弟兄们也都看得见,他只要一趴下来嘴就在动,他一直在嚼,他在嚼什么呢?他嚼他胃里吐出来的东西。那你一看见跟神关系好的人一坐下来就发呆,他在想什么呢?他在吃进去东西吐出来,再嚼嚼,再嚼一遍。那你说我要上班,没关系,那你上班的路上可不可以嚼一下呀?你吃中午吃饭的时候可不可以嚼一下?别人在休息喝水的时候,你可不可以嚼一下呢?我们有的是时间可以嚼,但是我们经常把这个时间放在干嘛呢?就那三样,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和别样的思虑。如果一只牛一只羊给它排的全是健身项目,他没有嚼的时间,你会很意外,因为他的肌肉没有发达反而不行了,所以一个真的生命好的基督徒跨不过去的一定是反刍的阶段,越能够把神的话吃进去不停嚼的生命就越好。
我们第三种土最后再讲一点,荆棘你怎么能够胜过他呢?我们刚才讲。石头 d地怎么胜过它?我像竹子的根一样,我使劲往下打,我要打,我把这石头打碎,对不对?我总找到有滋润的土,然后才开始往上走,好,假设你是好种,你旁边就你的心里从世界领了一些荆棘进来,同时它们同时在你的心里扎根了,这时候你该怎么样能够胜过那种没有生命的植物呢?你想一想这个画面,荆棘的根假设扎到 30 厘米的话,你只要根扎到 1 米就胜过它了,对不对?还是一个结果往下走,所以答案都是一样的,假币有很多种,真钞只有一个。
不好的土有很多,解决方法只有一个,你就往下走就对了,为什么就对了?因为属撒旦的他都没办法往下走。走不了,因为是跟它反的。我还是这句话,因为你往下走的时候,别人也不夸奖你,你也很累,你也没有什么看得见的效果,你常常会有眼泪,很多困惑,可能两年、三年也没见动静,那就像竹子一样,大家知道竹子这种植物,它的根可能在土里长个好多年,它不往上冒。它开始涨的时候,它一天一个月能涨好多,收都收不住,蹭蹭的就往上涨。所以神很可能带领一个叫保罗的,让他安静在主里好多年,人都不知道,可能把他忘了,等他再出现的时候,凡他能做的事情不得了,胜过荆棘,还是得往下走,就像胜过磐石地一样啊。
最后我们再来看最后时间,最后一点时间我们看 15 节,落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那听了道,我们这个明白了。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这两个词是路加福音独有的,其他的福音书没有讲到诚实善良的心理,这里就解释了什么叫做好土,好土就是我既没有脚踩两只船,什么叫脚踩两只船?又拜神又拜玛门,这个荆棘也要,这个神的道也要。嗯,这个带来的结果就其实我就被迫得要扎根,扎得深。
就是我一开始我就跟神祈求,我要的是他,诚实善良,我要的就是神的话,那里面我也没有,那石头就心硬嘛?我里面原来受过世界的影响,就像所有的错误的教导一样,我对神有一些错误的认识,所以神要破碎我,要花时间,我也没有。当这两个没有的时候,我的心对着神就是诚实的。诚实的意思就是我是怎么样,我就到神面前去怎么认,我对他的信心也是单纯的。小孩子就是这样的,大家注意了吗啊?耶稣说,你若不回转成孩子的样式,不能进天国。
小孩子就是他得要有一定岁数,他才学坏了,对吧?跟着其他的小朋友,当他小的时候,那他没有接触到一些比较糟糕的例子的时候,你要去跟他说什么?你说什么?他信什么的,对不对?假设你的身份就像神一样,神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你就是好土,我就是好土,对吧?你跟小孩说什么信什么,那你们的关系就会好嘛?你跟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说,你看你说他能听吗?他说的比你还多啊,这就不是好土了,这就是第二、第三种土出来了。所以好土就是小孩子的心,诚实善良,那这种土呢?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忍耐的解释,所以前面我们讲到解50 倍、 30 倍、 60 倍、 100 倍,那在这怎么解?叫忍耐?忍耐让我们想起什么?想一想克林多前书 13 章讲爱是怎么定义爱的?爱是恒久忍耐,对吧?所以忍耐就是爱,所以当你要结实的时候啊。你就注意到其实你是在把爱给出去,好吗?所以我们今天我说主,我要为你做一点什么,这非常好啊。然后最后我做了一些,但问题是我给出去的是一个行为,还是爱呢。换句话说,对方他真的尝到了从我这里而来的一点点的舍己的爱吗?还是只是看见了我的一个善行?他觉得,嗯,是个好榜样,我要学呢?果子,果子是起什么作用的?我问大家,大家好好想一想,这个很重要。果子是起什么作用?我结的果子是给你吃的,对你才有用。如果你拿到这个果子的想法就是这果子不错,我要学一学,学习果子好榜样,这个果子是没有用的,阿门?神结那么多果子是要给我们吃的,也只有吃了果子的人才有可能变成下一个种子,换句话说,下一个种子才有可能进到他心里,结出以后的种子。
所以果子是神的道传递出去必然的过程,或者说是唯一的过程,我们怎么可能把神的道传出去?不经历果子,昨天 Ron 弟兄讲完道,讲道的时候他不是在台上还来了个行动是吧?一会啃苹果是吧?一会吃橘子的,然后他最后加了一句,可能大家没注意,他说我苹果吃完里面剩什么?种子,你橘子吃完吐出来什么?种子。所以注意了吗?神是把种子藏在果子里的,神不是把种子藏在叶子里的,不是把种子藏在树干里的,为什么这么安排?而且是藏在果子里,你不吃它就不出来。我们也是这样的。我不是把舍己的爱给出去,对方会爱基督的,对方会真的信的。我是绝对不信的,我们哪一个人不是尝到主的爱才信呢?你没看见 恩典你会信?不可能的,千万不要这么认为,这个很危险的。所以最终的结论就是当你真的能结实的时候,就意味着你真的,神可以用你成为那爱的器皿。一点点,哪怕一点点,但是这一点就真的是爱。
一点点的意思是一棵葡萄藤可能会结 300 颗葡萄,但是你说主啊,我就结了三颗。没关系,主一样爱你。因为三棵是葡萄,不是像葡萄一样的树,不是像葡萄一样的木头,它是葡萄,哪怕三颗也很好。忍耐着结实,哪怕只有三颗,没关系,但是我要真的葡萄。阿门?我们到主那里去说,主啊,求你帮助我,让我忍耐着结实,首先让我把根打到滋润的地方,然后让我能结出真正的葡萄,不是假葡萄,那时候才去考虑 50 倍、 100 倍。
好,我们今天先解到这里,这个故事到这就停了,到 16 节,其实道理还是一样的,它只是用了不同的表述方式,我们下次再来,我们今天撒种的比喻就先解到这儿。
我们一起来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我们要感谢赞美您。我们真的是一群蒙福的孩子,因为我们有基督的救恩,但是我们也是一群悖逆的孩子,因为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的骄傲,心是硬的。父,若我们的心是土浅石头地,求您鼓励我们去破碎这底下的磐石,是让我们能够愿意把根扎在那有滋润的土里,如果我们的心受荆棘的搅扰,求你使我们也愿意向下扎根,远离那荆棘的搅扰,不再被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所挤住。父啊,求你使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最终都是好土,无论我们最终能结多少果子。主求您使我们每一个人所结的都是真果子。祷告奉主耶稣的名Amen。